某银行2023校招业务岗面经
国企业务岗位,面试流程基本跟公务员面试类似,无领导小组讨论+半结构化面试,对于后续的国考省考面试(如果笔试通过的话)以及其他体制内岗位有比较强的参考价值
无领导小组讨论
问题背景
你工作所在的S省是农业大省,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,为了配合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,促进本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,带动农民增收致富,省里派出若干工作组到其他发展较好的模范村调研学习。你所在的工作组被分配到Y省Z县调研考察,Y省Z县打造了一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范村,其中「强村八策」作为政策标杆被推广供各地学习。
共有 A~H 8项政策。
A ……忘了
B ……忘了
C 「边角经济法」- 充分利用村落的边角资源,引入商超、农贸市场等经济形态作为生产的补充,年度收益约15万元。
D 「土地托管法」-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,人少地多,土地荒废,为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的规模效应,村民以租赁、流转、参股等形式将土地集中到村集体,集中开发,还组织培训专门的队伍进行播、种、管、收,年度村集体土地托管收益约26万元。
E 「企业对接法」- 在经济优势较为明显的村,进一步推行与相关企业的合作,整合产业链,年度为村集体增收约115万元。
F ……忘了
G ……忘了
H 「项目扶持法」- 向省里申请乡村振兴基金,用财政补贴等形式扶持若干示范性产业,带动整个村集体经济发展。
题目描述
- 现在从这8条举措当中选出3条你认为最适合在S省借鉴推广的措施(按优先级排序),并阐述理由。
- 依照你认为最优先借鉴的那条政策,拟一个对应的用于在S省推行的实施计划大纲。
讨论流程:
- 独立作答:每个考生针对以上2个问题,15分钟内在答题纸上写下自己的看法。
- 轮流发言:之后,考生轮流发言,建议平均每人2分钟时间,向其他考生阐述自己的看法。
- 自由讨论:所有考生自由交换意见,最终针对以上2个问题形成一致的意见。
- 总结陈词:推举出一位考生代表,在5分钟内向考官介绍本小组的结论。
其中「轮流发言」、「自由讨论」、「总结陈词」共计限时50分钟,不会单独计时,考生自行把握时间。
个人思路:
首先在独立作答阶段。我的破题思路是这样:
你工作所在的S省是农业大省,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
注意到S省本身集体经济滞后,底子不好,所以我在选择借鉴的政策的时候优先排除需要一些先天条件的,像E选项提到了「经济优势较为明显」,我认为就是不太适合借鉴的政策,A、B、F、G因为后面讨论提到的人很少,所以忘记了具体内容,但也都是或多或少有一些先天条件的要求,因此我把目光集中到剩下的 H、C、D 三个选项里。
三者中唯有 H 是可以依靠外部输血完成,几乎不依赖任何先天优势的,在各个村推行的阻力比较小(送钱送产业谁不喜欢),普适性比较强,并且扶持后的项目规模可以很大,示范效应更好,可能会有比较好的造血效果,因此我将其排到了第一位。
C 选项强调资源的充分利用,D选项还需调配土地、培训队伍等等,条件较多,因此优先级依次位列第二、第三。
对于最优政策 H,考虑具体计划:
考察S省各村的优势条件,如适宜作物、优势资源等等,从中选出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村镇,重点划拨资金建立集体所属的产业基地,形成规模效应。
产业基地可以统筹集中当地的土地、劳动力等资源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产生的收益可以反哺村集体,形成造血机制,初步积累条件,有利于进一步铺开其他的乡村振兴措施。
讨论:
轮流发言阶段每个人陈述了自己观点,讨论中大家的意见集中在 C、D、E、G 等选项中。发言阶段很多人强调 E 选项的原因是,这个选项的「增收115万元」,是所有选项中最高的,因此认为这个选项见效快,当为首选。这个收益对比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。
在之后的讨论中,我补充了一下我的看法,认为大家不能片面考虑收益,因为这个收益建立在该村本身就具有的经济优势上,不太具有普适性,因此优先级应当靠后,起码在发展到有一定基础之后再进行,大家讨论后采纳了这个建议。最后,大家达成一致,认为 D 选项「土地托管法」的先决条件比较契合于多数后发村镇的情况,并且收益也比较可观,再加上该政策本身介绍得比较详细全面,后面的土地集中、收益分配、组织培训等等都大有文章可做,因此把他排在第一位,综合对比之后的政策排序为 D、C、E 并进入下个流程具体计划的制订。
制订计划前,我提议,让之前将 D 作为首选项的两位考生分享他们各自初步制订的计划,然后大家再集思广益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见解改进。在两位考生陈述之后,我在草稿上记下了一些关键要点,然后按照如下格式重新整理
形式
生产资料
提供服务
我将这个整理结果简要告诉小组成员,大家提议经过一些细节上的补充之后,由我来作为最后的总结,于是我们甚至还有额外的时间稍作「彩排」,添加了不少细节,捋顺了发言逻辑,最后比较从容、形式上比较完整地完成了总结陈词。
半结构化面试
全程只有5分钟,时间紧凑,固定问题是一个1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,一个提前准备好的情境题,然后若干个考官临场的小问题。
情境题
题目描述
你在某地司法所负责司法宣传工作。本月,当地开展「人民调解宣传月」活动,请问你准备如何组织相关活动,向老百姓宣传普及调解工作。
破题思路
询问了考官是否需要立即作答,考官说你可以思考一下,但是现场没有纸和笔,也不敢太耽搁,稍微头脑风暴了1分钟。
考虑到面向的对象是老百姓,
向老百姓宣传普及调解工作
所以我的回答重点围绕「组织形式应该接地气」、「增强群众参与感」两个方面。
- 接地气的措施为,选取往年比较有代表性的调解案例,制作成宣传画、宣传视频等比较生动活泼的材料,在诸如公交、地铁等各种电子宣传栏、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展出,深入浅出地向群众讲解这个案例,宣传普及司法实践工作。
- 增强参与感的措施为,邀请群众代表,比如街道干部等等,全程参与到当月的一些调解案件中,然后发表感想,让群众亲身了解调解的具体实践,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、配合调解工作开展。
随机发问
介绍一下你的家庭
你在学校所学方向是什么
你的背景都是偏向工科,对于这份工作(信贷岗),请问你准备如何胜任
- 我以往的工作学习经历,使得我对于新的知识技能有比较快的学习能力,能很快地上手新的工作。
- 而计算机背景的锻炼,使得我处事追求严谨、细致,毕竟程序员的工作很多时候「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」,稍有出错程序就无法运行了。
- 此外,我也会尝试运用编程等等自动化工具,来使我的工作更为高效。
- 据我了解,不仅是本行,包括像其他很多商业银行、投行,也非常青睐具有计算机背景的人才参与到具体业务当中,我想这些都可以作为我当前背景的优势。